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,积极响应“创业奋斗‘就’在吉林”的青春号召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,8月20日至22日,在学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,吉林化工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再次踏上征程,深入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的广袤乡村,全面调研当地产业发展现状、乡风文明建设成果及基层组织建设情况。“法治日报”“吉林日报”“中国日报网”等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,报道全文如下:
8月20日下午,吉林化工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一行14人,走进吉林通化边境管理支队麻线边境派出所,实地了解该所教导员、中国好人、该校优秀毕业校友王铁映的工作日常,开启了一次“青春边疆行,戍边赤子心”的探访之旅。
该校师生围绕移民管理队伍职责任务、移民管理警察职业精神开展座谈交流。期间,王铁映结合自己13年来的戍边心路历程及走出校园、走进社会的人生蜕变,真情讲述了其开辟“一人帮”到“全乡扶”的振兴新路、擦亮“一人守”到“全线防”的平安招牌、绘就“一人暖”到“全家福”的团结画卷的真实故事。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们认真聆听、翔实记录,深刻感知王铁映的戍边家国情怀。
随后,活动小组成员们随王铁映来到集安市麻线乡下活龙村,实地观摩义警工作站、小铁夜校、乡村振兴法律咨询室等工作场所,直观了解其工作、生活环境情况。特别是聆听了75岁的义警、护边员宋培跃老人的讲述,让活动小组成员们深受感触,对戍边人的坚守与奉献充满敬意。
“来到边境一线,我们感受到边境管理工作、国家安全和我们息息相关,国家发展稳定大局也与此密切相连。我们将以学长王铁映为榜样,将实践活动中的所学、所思、所感化作以后认真学习、开展工作的动力,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。” 吉林化工学院22级学生纪雄飞说。
今天,我们实践团队来到王铁映的辖区下活龙村,走访了几个他的工作地点,并见到义警宋大爷。这些鲜活的事例给我校青年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,并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。”吉林化工学院团委书记徐微微说。